疏堵结合 多管齐下——论机制砂生产中石粉含量的科学管控

2025-11-06

返回列表

  在机制砂日益成为建筑用砂主流的今天,石粉含量过高已成为困扰众多生产企业的技术难题。适量的石粉能填充骨料间隙,提高混凝土密实度;但过量则会导致需水量增加、工作性变差,严重影响工程质量。如何科学控制石粉含量,已成为机制砂生产需攻克的关键环节。

生产线现场

1、源头把控,优选原料是基础控制

  不同母岩性质迥异:石灰岩等软岩易产生过量石粉,而花岗岩、玄武岩等硬质岩石产粉率相对较低。生产前应对母岩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和岩石强度测试,优先选择产粉率低、力学性能稳定的母岩。同时,严格控制原料中的泥土和风化软岩含量,这些杂质不仅会增加无效石粉,更会严重影响机制砂的坚固性与耐久性。此外,合理的开采方式也能减少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粉末,为后续加工创造有利条件。

2、过程优化,工艺革新是关键手段

 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选择与参数调整,是控制石粉含量的核心环节。

  “多破少磨”理念应贯穿破碎流程始终,研究表明,合理的破碎设备组合可大幅降低石粉产生量。筛分环节的优化同样重要。采用振动筛并合理配置筛网孔径与倾角,可确保合格颗粒及时排出,避免在破碎腔内过度破碎。干法生产中,可在筛分环节引入选粉机,利用气流分选原理及时分离石粉;湿法生产则可通过调整洗砂机水量和转速,在去除多余石粉的同时,减少有用细砂的流失。

生产线现场

3、末端处理,石粉分离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补充

  对于已产生的多余石粉,有效的分离与处置不可或缺。轮式洗砂机、螺旋洗砂机是湿法去粉的常用设备,需根据石粉含量和产品要求控制清洗强度。干法工艺中,则可采用风力分级系统,通过调节风速实现石粉与合格砂的分离。

  更具前瞻性的思路是推动石粉的资源化利用。大量研究表明,机制砂石粉并非完全意义上的“废物”,其在建筑材料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。符合标准的石粉可作为混凝土掺合料、水泥生产原料或墙体材料填充料。通过建设配套的石粉综合利用设施,企业不仅能解决石粉堆积带来的环保压力,更能变废为宝,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,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
  石粉含量的有效控制,绝非依靠单一措施所能实现,需要建立从原料采购、生产过程到产品质量检验的全流程管控体系。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,实时跟踪各环节石粉产生情况,及时调整设备参数;制定严格的内控标准,加强出厂检验,确保产品石粉含量稳定达标。

生产线现场

  如果您对破碎、制砂、磨粉设备有需求,欢迎您在线或电话垂询,接听电话(13526701401、18638776757),黎明重工将按照您的产量、加工物料、出料粒度为您定制更适合您具体情况的生产线配置。

免费定制解决方案

上一篇吾辈自强丨黎明重工全体党员观看九三阅兵,领略大国军威

下一篇没有了

相关新闻更多

在线留言

服务热线 : 400-655-1888 / 13526701401

姓名不能为空
联系方式不能为空

金牌服务

  • 售后服务

    34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,2小时给与解决方案,12小时内赶至现场,24小时内解决问题

  • 正品配件

    正品常用件、易损件,实现闪电发货、快速供应,为客户赢得时间、创造效益。

EPC项目总包

  • 方案规划

  • 现场勘查

  • 商务洽谈

  • 设备选型

  • 投产运营

  • 人员培训

  • 安装调试

  • 装配发货